|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 作者:黃庭堅 |
百和香中本無我,光透塵勞一一法。
佛法本從空處起,炳然字義照太空。
以此一香應發心,東方出日西方雨。
我今稽首伐闍羅,是真離欲阿羅漢。
|
|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解釋: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合花中原本沒有我,光芒透過塵勞而顯現法。佛法本源于空寂之處,明亮的字義照耀著廣闊太空。通過這一朵花香來觸發心靈,東方升起太陽,西方降下雨。我今天向著羅漢虔誠膜拜,真實地成為離欲的阿羅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佛教思想和黃庭堅對羅漢的崇敬。詩中通過花香、光明和雨水等象征意象,以及對佛法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超越塵世紛擾和追求內心凈化的渴求。詩人將自身比作羅漢,表示自己已經在修行中擺脫了欲望的束縛,達到了阿羅漢的境地。
賞析:
1. 詩詞的開頭以百合花為形象,表達了人本無我、超越個體的思想,強調了佛教中的無我觀念。
2. "光透塵勞一一法"這句話意味著佛法能透過塵世的紛擾顯現出真理,是一種超越世俗的智慧。
3. 詩中提到佛法本源于空寂之處,強調了佛教修行的根本目標是超越世俗和個人欲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解脫。
4. "炳然字義照太空"這句話描述了佛法的光明與智慧,以及其照耀廣闊的宇宙。
5. 詩中的花香象征著修行者的心靈覺醒,東方升起的太陽和西方降下的雨則象征了福慧和慈悲的加持。
6. 詩的結尾表達了詩人對羅漢的崇敬和向羅漢祈求庇佑的虔誠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己已經成為離欲的阿羅漢的宣言。
這首詩詞體現了佛教思想中的超脫塵世和追求內心凈化的理念,以及黃庭堅對佛法的崇敬和對修行境界的追求。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和象征意象的運用,詩詞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真理的追求,給讀者帶來一種超越塵世的美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