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夢 / 作者:黃庭堅 |
眾真絕妙擁靈君,曉然夢之非紛紜。
窗中遠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
借問琵琶得聞否,靈君色莊妓搖手。
兩客爭棋爛斧柯,一兒壞局君不呵。
杏梁歸燕語空多,奈此云窗霧閣何。
|
|
記夢解釋:
《記夢》是宋代文學(xué)家黃庭堅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眾真絕妙擁靈君,
曉然夢之非紛紜。
窗中遠山是眉黛,
席上榴花皆舞裙。
借問琵琶得聞否,
靈君色莊妓搖手。
兩客爭棋爛斧柯,
一兒壞局君不呵。
杏梁歸燕語空多,
奈此云窗霧閣何。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夢中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夢中的景物和人物,表達了對夢境的感受和思考。詩人在夢中遇見了眾多真實而奇妙的人物,卻意識到這些并非真實世界中的紛紜景象。他看見窗外的遠山如同女子的眉黛,席上的榴花宛如舞動的裙裾。他向琵琶詢問是否聽到了消息,靈君卻是色莊的妓女搖手表示不知。兩位客人爭相下棋,砍柯斧砍得爛了,一個孩子搞砸了局面,但靈君卻不責(zé)備他。杏梁上的燕子空空地多次歸來,這個云窗霧閣是什么意思呢?
賞析:
《記夢》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意境和細膩的描寫技巧。整首詩以夢為題材,通過對夢境中的景物和人物的描繪,營造了一種虛幻、超脫現(xiàn)實的氛圍。詩中使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辭手法,使得詩意更加隱晦深邃。
詩中的“眾真絕妙擁靈君”一句,表達了夢中所見的奇異景象,顯示出詩人的驚嘆和震撼之情。但隨后的“曉然夢之非紛紜”,卻表明詩人對夢境的認識和覺醒,意識到這些景象并非現(xiàn)實世界中的繁雜紛紜。
詩中的窗外遠山形容成眉黛,席上的榴花比喻成舞動的裙裾,展示了詩人對景物的獨特感悟,將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融合在一起,營造出詩情畫意的意境。
詩中出現(xiàn)的琵琶、靈君、妓女等形象,凸顯了詩人對音樂、藝術(shù)和人情世故的思考。琵琶代表音樂的美妙,靈君和妓女則象征著世俗的浮華和虛幻。詩人對琵琶的詢問和靈君搖手的反應(yīng),揭示了藝術(shù)與現(xiàn)實之間的隔閡和沖突。
詩的最后兩句“杏梁歸燕語空多,奈此云窗霧閣何”,以杏梁上的歸燕和云窗霧閣為象喻詩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困惑和迷茫。歸燕的多次歸來和云窗霧閣的出現(xiàn),暗示了詩人對于現(xiàn)實境遇的疑問和不解。
整首詩以夢為主題,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傳遞了詩人對夢境的獨特感悟和對現(xiàn)實世界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過隱喻和比喻的手法,營造出超然幽遠的意境,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迷離和超越現(xiàn)實的美感。
總的來說,黃庭堅的《記夢》以幻夢為主題,通過描繪夢境中的景物和人物,展示了詩人對夢境、音樂和現(xiàn)實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詩意深邃,意境幽遠,給人帶來一種超脫塵世的美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