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呻吟齋睡起五首呈世弼 / 作者:黃庭堅 |
墻下蓬蒿地,兒童課翦除。
蔓萵隨分種,杞菊未須鉏。
河水傳烽火,交州報捷書。
無能落閑處,慙媿飽春蔬。
|
|
呻吟齋睡起五首呈世弼解釋:
《呻吟齋睡起五首呈世弼》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墻下蓬蒿地,
兒童課翦除。
蔓萵隨分種,
杞菊未須鉏。
河水傳烽火,
交州報捷書。
無能落閑處,
慙媿飽春蔬。
詩意:
這首詩是黃庭堅在呻吟齋睡醒后寫給他的朋友世弼的五首詩中的一首。詩中描繪了一幅平凡而富有生活氣息的景象。詩人醒來后,看到墻下長滿了蓬蒿,就讓孩子們割除了。而蔓萵則隨意生長,無需修剪。杞菊還沒有到需要耕作的時候。河水傳來了烽火的消息,交州傳來了捷報的書信。詩人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只能在閑暇之余慰藉自己的心靈,感到慚愧,覺得吃飽了春天的蔬菜都是一種浪費。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展示了詩人黃庭堅淡泊名利、寧靜自在的生活態度。墻下的蓬蒿、蔓萵和杞菊都是平凡的植物,詩人用它們來象征平凡而自然的生活狀態。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和情感都非常真實,充滿了樸素的生活情趣。
詩人通過描述河水傳來的烽火和交州的捷報,以及自己無法參與其中的無能和慚愧,表達了對時事和名利的淡漠態度。他并不以功成名就為榮,而是以品味生活、享受閑暇為樂。這種心態使他能夠超脫塵囂,寧靜自在地生活。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和樸素的景象展示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既表達了對世事的無奈,又彰顯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追求。這種追求在宋代文人中有著深遠的影響,也是黃庭堅詩歌的一個重要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