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 作者:黃庭堅 |
直令南粵還歸帝,誰謂匈奴不敢王。
愿見推財多卜式,未須算賦似桑羊。
|
|
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解釋:
詩詞:《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直令南粵還歸帝,
誰謂匈奴不敢王。
愿見推財多卜式,
未須算賦似桑羊。
中文譯文:
直接命令南方的廣東回歸中央政權,
誰能說匈奴不敢稱王。
希望看到政府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推動經濟發展,
而不是過分依賴賦稅收入,就像桑羊不需要靠計算收獲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致謝公的一首擬古詩,表達了對時局的思考和對國家發展的期望。
詩的第一句"直令南粵還歸帝",表達了黃庭堅希望南方的廣東地區能夠回歸中央政權,歸屬于皇帝統治之下。這句話顯示了詩人對國家統一的渴望和對南方地區的重視。
第二句"誰謂匈奴不敢王",暗指時局動蕩,可能存在一些異族或勢力崛起,但詩人并不認為他們有能力稱王。這句話顯示了詩人對國家強大的信心和對國家統一的堅定支持。
第三句"愿見推財多卜式",表達了詩人希望政府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推動經濟發展。"推財多卜式"指的是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和政策來促進財富的增加,而不是僅僅依靠賦稅收入。這句話顯示了詩人對國家繁榮富強的期許和對政府施政的建議。
最后一句"未須算賦似桑羊",比喻國家發展不應過分依賴賦稅。"桑羊"是一種不需要人為計算就能自然生長的植物,詩人通過這個比喻表達了對國家發展自然而然、順利的期望。
整首詩表達了黃庭堅對國家統一、強盛和經濟發展的期望,同時提出了政策建議,主張多元化的經濟發展,不過分依賴單一的賦稅收入。通過運用擬古的手法,詩人巧妙地將自己對當時時局的思考和期望融入到這首詩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