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言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輕肥馬上郎,枯槁林下士。
聲名斲自然,勢利焚和氣。
智人不駭俗,同朝皆用事。
物外有華胥,時時夢中至。
|
|
放言十首解釋:
《放言十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輕肥馬上郎,
枯槁林下士。
聲名斲自然,
勢利焚和氣。
智人不駭俗,
同朝皆用事。
物外有華胥,
時時夢中至。
中文譯文:
輕盈肥馬上的郎,
憔悴在林下的士。
聲名被削減得自然,
功利焚燒著和諧之氣。
有智慧的人不懼怕塵世,
同在朝廷都事務繁忙。
在物外存在著華胥仙境,
時常在夢中降臨。
詩意和賞析:
《放言十首》描繪了一個形象鮮明的對比,以反映黃庭堅對于世俗功利與超脫精神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述了一個輕盈肥馬上的郎,以及一個憔悴在林下的士。這兩個形象代表了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物。輕盈肥馬上的郎是指那些追逐權勢、聲名和享樂的人,而憔悴在林下的士則是指那些追求內心修養和超脫的人。
接著,詩中指出聲名被削減得自然,勢利焚燒著和諧之氣。這表達了黃庭堅對于功利主義和虛榮心的批評。他認為,真正的聲名應該是自然而得,而不是通過虛假或勢利的手段追求。勢利和浮華的追求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
然后,詩中提到智慧的人不會畏懼塵世,同在朝廷都忙于事務。這句話表達了黃庭堅對于有智慧的人應該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看法。他認為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被俗世所迷惑,而是應該在社會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最后,詩中提到物外存在著華胥仙境,時常在夢中降臨。這是黃庭堅對于超脫塵世的向往和憧憬。華胥是傳說中的仙境,代表著超越凡塵的美好境界。黃庭堅相信,人們可以通過夢境或內心的尋覓來接觸到這種超脫的存在。
總的來說,《放言十首》通過對比不同人物形象和對世俗與超脫的思考,表達了黃庭堅對于真實聲名、和諧社會以及超越塵世的向往。這首詩詞呈現了宋代文人士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展示了黃庭堅深邃的思想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