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言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蘭楫桂為舟,大江可遠游。
堅車無良馬,出門敗吾輈。
一身交萬物,用我未易周。
安得柳下惠,窮年與之游。
|
|
放言十首解釋:
詩詞:《放言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蘭楫桂為舟,
大江可遠游。
堅車無良馬,
出門敗吾輈。
一身交萬物,
用我未易周。
安得柳下惠,
窮年與之游。
中文譯文:
蘭花作楫,桂木做舟,
大江可以遠行游。
我的車沒有好馬拉,
一出門就破碎了我的駕車。
我身體交融于萬物之中,
運用自己還不成熟。
如何才能遇到像柳下惠那樣仁慈的人,
與他一同度過余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的《放言十首》中的一首,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處境的反思和對人際關系的思考。
首先,詩人以蘭楫桂為舟來形容自己的出行,蘭花和桂木都是高貴、美麗的象征,暗示了詩人內心的高尚情操和追求。大江的廣闊和遠行的意象則暗示了詩人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
然而,詩人在第三、四句中表達了自己的困境。他的車沒有好馬拉,出門就破碎了駕車的器具。這里的車和馬可以被理解為詩人的手段和能力,而缺乏良好的工具和條件,使他無法實現自己的愿望和目標。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處境的思考。他認為自己與萬物相交融,但運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卻仍然不夠成熟。這反映了詩人對自己才能的自省和對自身能力的不滿足。
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對一位仁慈的人物的向往。他希望能夠像柳下惠那樣的人一起度過余生。柳下惠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智者,被尊稱為“柳下惠先生”,他的仁慈和智慧成為后世仰慕的對象。詩人通過這樣的表達,傳達了對友誼和真善美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自身困境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追求和友誼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己和人際關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