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還雨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范侯來尋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脫兔。
衣囊夜雨寄禪家,行潦升階漂兩屨。
遣悶悶不離眼前,避愁愁已知人處。
慶公憂民苗未立,旻公憂木水推去。
兩禪有意開壽域,歲晚筑室當百堵。
他時無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霧。
|
|
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還雨二首解釋:
《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還雨二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范侯來尋八桂路,
走避俗人如脫兔。
衣囊夜雨寄禪家,
行潦升階漂兩屨。
遣悶悶不離眼前,
避愁愁已知人處。
慶公憂民苗未立,
旻公憂木水推去。
兩禪有意開壽域,
歲晚筑室當百堵。
他時無屋可藏身,
且作五里公超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黃庭堅的朋友范信中來拜訪他的情景。詩中描述了范信中遠道而來,尋找八桂路(即廣西地區)的情景,黃庭堅因為避開了塵世的煩雜,就像逃離了追逐的兔子一樣。他在夜雨中將自己的行李寄托給了禪家,行走中,雨水漲潦,他沿著臺階前進,兩只鞋子都浮在水面上。他灑脫地排遣了自己的憂悶,不離眼前的景物,回避了煩惱,煩惱也知道他去了哪里。
詩中還提到了慶公和旻公,他們分別擔憂苗族人民的未來和森林資源的消失。黃庭堅以此引發了對當時社會問題的思考。最后,詩人想象了兩位禪師有意修建一個長壽之地,筑起一百道圍墻,以度過晚年。他們不僅要在此修行,還要超越迷霧,成為五里公(指禪宗高僧)。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黃庭堅的豁達心境和對避世之境的向往。通過對友人范信中的訪問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回避,以及對傳統價值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詩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以寧靜、超脫的感覺,體現了宋代文人士人們追求內心寧靜和修身養性的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