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漢南公塔頌 / 作者:黃庭堅 |
一點墨漆,元無縫罅。
羅漢云居,天上天下。
出入奮迅,三界無家。
以除惱禪,打鼓弄琵琶。
沈卻法船,留下戽斗。
欲得不沈,戽乾劄漏。
|
|
羅漢南公塔頌解釋:
《羅漢南公塔頌》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點墨漆,元無縫罅。
羅漢云居,天上天下。
出入奮迅,三界無家。
以除惱禪,打鼓弄琵琶。
沉卻法船,留下戽斗。
欲得不沉,戽乾劄漏。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羅漢南公塔的壯麗景象和其象征的佛教意義。詩中通過墨漆、罅隙、出入奔迅等形象描繪,表現了羅漢南公塔的雄偉和莊嚴。塔象征著羅漢(佛教中的高僧),他們居于天上和地下,快速地在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中穿行,無處不在。他們以禪修來消除煩惱,打鼓彈琵琶,使得煩惱得以沉寂,舍棄了法船,留下了戽斗(佛教用具,代表戰勝世俗),希望能夠超脫塵世的束縛。
賞析:
黃庭堅通過對羅漢南公塔的描繪,展現了佛教的理念和修行境界。詩中的意象豐富而獨特,通過墨漆和罅隙的對比,表現出塔的完整和堅固。羅漢快速穿梭于三界,展現了他們超越時空的境界。打鼓彈琵琶象征著修行者通過音樂和禪修來達到內心的寧靜。沉沒法船,留下戽斗則寓意著舍棄塵世的紛擾,專注于修行的道路。最后的"欲得不沉,戽乾劄漏"表達了對超越塵世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通過形象的描繪和象征的意義,展現了羅漢南公塔的壯麗景象和佛教修行的境界。黃庭堅運用了鮮明的意象和對比手法,使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和思想的深度。這首詩詞傳達了對修行境界的向往和對超脫塵世束縛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宗教和哲學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