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君子法天運 / 作者:黃庭堅 |
君子法天運,不言行四時。
提提無近功,成歲乃可知。
明窺秋毫端,耳察穴蟻爭。
群材極為力,陰拱收視聽。
三辰從昏明,萬物安性命。
因時有更張,斟酌如斗柄。
細人趨眼前,翻手覆手閑。
狂風吹長林,何枝鳥能安。
須臾誠快意,狼籍不可言。
|
|
擬君子法天運解釋:
詩詞:《擬君子法天運》
君子法天運,不言行四時。
提提無近功,成歲乃可知。
明窺秋毫端,耳察穴蟻爭。
群材極為力,陰拱收視聽。
三辰從昏明,萬物安性命。
因時有更張,斟酌如斗柄。
細人趨眼前,翻手覆手閑。
狂風吹長林,何枝鳥能安。
須臾誠快意,狼籍不可言。
中文譯文:
仿效君子的待遇運行,不言語而按照四季行動。
不茍求近期的成就,只有成年之后才能知曉。
明察秋毫上的微小事物,傾聽穴中蟻蟲爭斗。
眾多材質極力奮發,暗中酬謝觀察與聆聽。
按照太陽的升起和落下來進行,萬物得以安寧和生存。
根據時機進行調整和變化,審慎地斟酌,如同拿著斗柄。
細心的人侍奉在眼前,翻來覆去地無所事事。
狂風吹拂長林,哪根枝條能夠安然無恙。
短暫的時光真正愉快,混亂無法言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擬君子法天運》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作品。詩中以君子的品德行為為基礎,表達了一種對待世事的態度和處世之道。
詩人以君子為法則,強調了對天命的順應和自然的規律。君子不需要言語來表達自己,而是按照四季的變化行動,順從天地自然的規律。他不急于追求近期的成就,而是等到成年之后才能知曉自己的成就與價值。
詩中還描繪了詩人對細微事物的觀察和傾聽,比喻著他對于世間萬物的關注和洞察力。他看到了秋毫上的微小細節,聽到了穴中蟻蟲的爭斗聲,暗示了他對生活中瑣碎細節的關心和重視。
詩人認為,只有通過觀察和聆聽,才能真正理解和感知世界的運行和萬物的生命力。他將這種觀察和聆聽比作陰拱收視聽,強調了其隱秘而重要的作用。
詩人進一步表達了對時機的把握和變通的態度。他說三辰(指太陽)從昏暗到明亮的變化,代表了時機的變化和機遇的出現。他通過細致的斟酌和調整,如同拿著斗柄一樣慎重對待時機的選擇。
詩末描述了細心的人在眼前來回無所事事,狂風吹拂長林卻無法保護樹枝的安全。這暗示了世間的變幻無常和人事的無常,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詩表達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然之道的生活態度,主張人們應當以君子的品德為準則,順應天命、遵循自然規律,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寧靜。通過觀察細微之處、傾聽萬物的聲音,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運行和生命的意義。同時,詩人也提醒人們要善于把握時機,靈活應對變化,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保持穩定和安全。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待世事的深思和對人生價值觀的思考。通過對自然和人事的觀察,詩人以君子為榜樣,寄托了對內心寧靜和追求真實意義的向往。這首詩詞充滿了哲理性思考和對人生境界的探索,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