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答師厚黃連橋壞大木亦為秋雹所碎 / 作者:黃庭堅 |
溪橋喬木下,往歲記經過。
居人指神社,不敢尋斧柯。
青陰百尺蔽白日,烏鵲取意占作窠。
黃泉浸根雨長葉,造物著意固已多。
風摧電打掃地盡,竟莫知為何譴訶。
獨山冷落城東路,不見指名終不磨。
|
|
和答師厚黃連橋壞大木亦為秋雹所碎解釋:
詩詞:《和答師厚黃連橋壞大木亦為秋雹所碎》
中文譯文:
溪橋喬木下,往歲記經過。
居人指神社,不敢尋斧柯。
青陰百尺蔽白日,烏鵲取意占作窠。
黃泉浸根雨長葉,造物著意固已多。
風摧電打掃地盡,竟莫知為何譴訶。
獨山冷落城東路,不見指名終不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黃庭堅的作品,描繪了一幅溪橋旁大樹被秋雹摧毀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景觀和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頭寫道,作者曾經多次經過這座溪橋和喬木,對其有深刻的記憶。接著,詩中提到居人指神社,表示這里有人們供奉的神明,因為對神明的敬畏,他們不敢砍伐這棵樹。青陰百尺蔽白日,形容樹的茂密枝葉遮擋了陽光,烏鵲選取這里落腳,暗示它們在樹上筑巢。黃泉浸根雨長葉,表達了大樹根部沐浴在黃泉(指地下的水源)之中,雨水滋潤樹葉長得茂盛。造物著意固已多,指出自然界的創造者注重細節,讓大樹長得如此壯美。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突然而來的狂風和閃電,將大樹摧毀得一干二凈,而作者對此卻不知道為何要受到這樣的譴責和毀滅。最后兩句寫道獨山冷落城東路,不見指名終不磨,通過描繪孤山上的大樹冷落無人經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困境和失落感,同時也暗指自己在人世間默默無聞,無法得到認可。
整首詩通過描繪大自然中的景觀,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疑惑。大樹的生命力和堅韌不拔與人生的坎坷和無奈形成了對比,表達了黃庭堅對人生的感慨和無盡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