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 作者:黃庭堅 |
聞道一稊米,出身縛簪纓。
懷我伐木友,寒衾夢丁丁。
富貴但如此,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隨去,松根有茯苓。
|
|
戲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解釋:
詩詞:《戲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聞道一稊米,
出身縛簪纓。
懷我伐木友,
寒衾夢丁丁。
富貴但如此,
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隨去,
松根有茯苓。
中文譯文:
聽說有人只有一碗稊米,
出身卻被束縛于官職和封銜。
我懷念與伐木的朋友,
在寒冷的床上夢見咚咚聲響。
富貴如此,也只是這樣而已,
百年人生只是一段短暫的援助。
早晚我們都將相隨離去,
松根下可能有茯苓草。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名為俞清的老道士的回答,詩中表達了黃庭堅對功名富貴的淡漠態度,以及對樸素生活和真摯情誼的向往。
詩的第一句“聞道一稊米”,描述了聽說有人只有一碗稊米,意味著這個人的生活非常貧困。接著,“出身縛簪纓”表明這個人卻被束縛于官職和封銜,即使身處高位,卻失去了自由。
第二句“懷我伐木友,寒衾夢丁丁”,表達了黃庭堅對樸素友誼的懷念。他在寒冷的床上夢見與伐木的朋友共同勞作的情景,這種簡單而真摯的友情使他感到溫暖和安慰。
接下來的兩句“富貴但如此,百年半曲肱”,表達了黃庭堅對功名富貴的淡漠態度。他認為富貴并不值得追求,因為人生只有短短的百年,即使是最高的權勢也只是暫時的援助。這里的“百年半曲肱”意味著人生只是一段短暫的輔助作用,不應過分追求權勢和財富。
最后兩句“早晚相隨去,松根有茯苓”,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無論是富貴還是貧困,我們最終都將離去,與生命的根源相隨,可能在松根下找到茯苓草,象征著回歸自然和平靜的心態。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富貴的淡漠態度,強調了真摯友誼和樸素生活的重要性,并呼喚人們珍視當下,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自由。這種對樸素生活和真摯情誼的追求,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思想傾向,也反映了黃庭堅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