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聞鄰舟崔家兒歌 / 作者:黃庭堅 |
半夜聞歌客寢驚,空余縹緲渡江聲。
湘妃舞罷波紋冷,月欲銜山天未明。
|
|
夜聞鄰舟崔家兒歌解釋:
《夜聞鄰舟崔家兒歌》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半夜里聽到鄰舟上崔家孩子的歌聲,
令我從睡夢中驚醒,空留下若隱若現的渡江歌聲。
湘妃的舞蹈已經結束,水波漸漸平靜,
月亮還未沿山坡升起,天空尚未明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黃庭堅聽到鄰舟上崔家孩子的歌聲,這聲音在夜里回蕩。詩人在半夜里被這聲音驚醒,感到內心的震動。在詩中,湘妃的舞蹈已經結束,湖水平靜下來,而月亮還沒有升起,天空還沒有亮起,形成了一種寧靜而朦朧的氛圍。
賞析:
1. 表現情感:詩人通過聽到鄰舟上孩子的歌聲,將自己從睡夢中喚醒,表現了他內心深處的感動和思考。這種突然的聲音刺激了詩人的感官,使他從平靜的夜晚中感受到一種震撼和驚訝。
2. 自然描寫:詩中描繪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感覺。湘妃舞罷,水波漸漸平靜,與月亮還未升起的天空形成對比,展現了一幅靜謐而朦朧的夜晚景色。這種描寫方式通過自然元素的運用,增強了詩人內心情感的表達。
3. 隱喻意義:詩中的鄰舟和崔家兒歌可能是詩人內心的寄托。鄰舟上的歌聲代表了一種樸素的美好,它喚醒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感動和渴望。湘妃舞罷,水波平靜的描寫,則暗示了一種寧靜和放松的狀態。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折射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敏感觸覺,以及對寧靜與美好的追求。這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意境,讓讀者在靜謐的夜晚中感受到一種深沉和安寧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