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觀蜀志 / 作者:黃庭堅 |
蓋世英雄不自知,暮年初志各參差。
南陽隴底臥龍日,北固樽前失者時。
霸主三分割天下,宗臣十倍勝曹丕。
寒爐夜發(fā)塵書讀,似覆輸籌一局棋。
|
|
夜觀蜀志解釋:
《夜觀蜀志》是宋代文學(xué)家黃庭堅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蓋世英雄不自知,
暮年初志各參差。
南陽隴底臥龍日,
北固樽前失者時。
霸主三分割天下,
宗臣十倍勝曹丕。
寒爐夜發(fā)塵書讀,
似覆輸籌一局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對歷史人物劉備的思考和評價。詩中提到了劉備是一個世間罕見的英雄,但他并不自知。隨著年歲的增長,劉備的初衷和志向逐漸變得各不相同。詩中還提到了南陽隴底,指的是劉備在南陽地區(qū)的隴底山中,而喪失了機會的時刻在北固山的樽前。詩中提到劉備三分天下,指的是劉備在三國時期與曹操、孫權(quán)共同分割天下。黃庭堅認為,劉備的宗臣們勝過了曹丕,曹丕是魏國的皇帝,黃庭堅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對劉備及其宗臣的贊揚。最后一句詩中,黃庭堅以夜晚獨自坐在寒爐邊閱讀塵封的歷史書籍,將這種情景比作一局棋局,意味著歷史的走向就像是一場棋局。
賞析:
《夜觀蜀志》通過對劉備的評價和對歷史的思考,展示了黃庭堅對英雄人物和歷史轉(zhuǎn)折點的深刻洞察力。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南陽隴底和北固山的地名,代表了劉備在不同階段的起伏和得失。通過對劉備和曹丕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劉備及其宗臣們的贊美和敬佩之情。最后一句將歷史比作一局棋局,表明歷史的發(fā)展是錯綜復(fù)雜的,需要通過閱讀和思考去理解。整首詩詞揭示了歷史人物的復(fù)雜性和歷史進程的不確定性,同時也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對歷史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