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懷古四首 / 作者:王安石 |
地勢東回萬里江,云間天闕古來雙。
兵纏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氣,風煙蕭颯滿僧窗。
廢陵壞冢空冠劍,誰復沾纓酹一缸。
|
|
金陵懷古四首解釋:
詩詞:《金陵懷古四首》
地勢東回萬里江,
云間天闕古來雙。
兵纏四海英雄得,
圣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氣,
風煙蕭颯滿僧窗。
廢陵壞冢空冠劍,
誰復沾纓酹一缸。
中文譯文:
地勢向東回轉,長達萬里的江水,
云間有雙方的古老天闕。
英雄們充斥四方,帶著戰亂而來,
圣明的統治者從中原崛起,接替前代。
山水之間寂寥冷落,掩埋了往日王者的氣息,
風和煙霧在僧窗間凄涼地吹拂。
廢棄的陵墓和損毀的墳冢上空空如也,
再也沒有誰戴上戰盔,沾濕纓帶,為之祭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對金陵(現在的南京)古老歷史的懷念和對國家興衰的思考。
詩人通過描繪地勢向東回轉、江水綿延萬里的景象,展現了金陵地域的壯麗和獨特。云間的天闕象征著古老的建筑和歷史文化遺存。
接著,詩人轉向描述兵亂和英雄輩出的歷史場景。四海英雄被戰亂所困擾,但他們也為國家的命運做出了貢獻。圣明的統治者從中原崛起,帶來了希望和改變。
然而,現在的金陵卻顯得寂寥冷落,山水之間埋葬了昔日王者的氣息。風煙蕭瑟,寺廟中充斥著凄涼的景象。廢棄的陵墓和損毀的墳冢上空空如也,再也沒有人為英雄祭奠,歷史的榮光逐漸消逝。
詩人以凄涼的筆觸表達了對金陵古老輝煌的懷念,也反思了國家興衰的歷史軌跡。他提醒人們珍惜歷史遺產,警示后人不要忘記英雄的貢獻和歷史的教訓。
這首詩詞通過對金陵的描繪,展現了王安石深邃的思考和對歷史的思念之情,使讀者在凄涼的景象中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人事的更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