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懷古四首 / 作者:王安石 |
天兵南下此橋江,敵國當時指顧降。
山水雄豪空復在,君王神武自難雙。
留連落日頻回首,想像余墟獨倚窗。
卻怪夏陽才一葦,漢家何事費罌岳。
|
|
金陵懷古四首解釋:
詩詞:《金陵懷古四首》
天兵南下此橋江,
敵國當時指顧降。
山水雄豪空復在,
君王神武自難雙。
留連落日頻回首,
想像余墟獨倚窗。
卻怪夏陽才一葦,
漢家何事費罌岳。
中文譯文:
天兵南下此橋江,
當時敵國指望著降伏。
山水壯麗的景色空虛地存在,
君王的神武之威自難雙全。
我停留觀賞,夕陽頻繁地回首,
想象著古代都城的遺跡,我獨自倚在窗前。
然而我感到奇怪,夏陽只是一根葦子,
漢家朝代有何事情讓罌粟岳(指巫山)消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金陵懷古四首》之一。詩人通過描述金陵(現今南京)的歷史景觀,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期的懷念和對當時的困境的思考。
詩的第一句描繪了天兵南下的場景,指的是北方的敵軍南侵的情景。第二句表達了當時敵國對金陵的指望和降伏的景象,暗示著金陵的重要地位。接下來的兩句表現了金陵山水壯麗的景色,以及君王的神武之威,但也隱含著君王難以同時擁有神武和明智的困境。
下半首詩,詩人通過描繪自己回首留連的景象,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留戀和對金陵古城的遺憾。他倚在窗前,想象著過去金陵的繁華和輝煌,但卻感到奇怪,只用一根葦子(夏陽)來比喻自己的才能和作為,而漢家朝代卻因何事情而耗費了巨大的力量(罌粟岳)。
整首詩通過對金陵歷史的回憶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時期的向往,對當下困境和自己的思考與懷疑。同時,詩中運用了山水和君王形象的對比,以及夕陽和窗前的想象,形成了一幅富有意境和感情的畫面,給人以深思和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