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篁竹荒茅五畝余,生涯山蕨與泉魚。
家貧殖貨羞端木,鄉(xiāng)里傳書比仲舒。
白日憶君聊遠望,青林嗟我似逃虛。
春風渺渺烏塘尾,漫得東來一紙書。
|
|
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解釋:
詩詞:《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篁竹荒茅五畝余,
生涯山蕨與泉魚。
家貧殖貨羞端木,
鄉(xiāng)里傳書比仲舒。
白日憶君聊遠望,
青林嗟我似逃虛。
春風渺渺烏塘尾,
漫得東來一紙書。
中文譯文:
篁竹荒茅五畝多,
生活中有山蕨和泉魚。
家境貧寒,但不愿從商,
鄉(xiāng)里傳來的書信勝過仲舒。
白天回想起你遙遠的樣子,
青林中我嘆息自己似乎逃避現(xiàn)實。
春風輕拂烏塘尾,
遠遠地收到了一封書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作品,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為主題,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慨。
首先,詩中描述了一片荒涼的山野景色,篁竹叢生,茅草荒蕪,只有五畝土地,但生活中卻有山蕨和泉魚,暗示著雖然環(huán)境貧寒,卻能享受自然的恩賜,表達了對貧困生活的坦然和滿足。
接著,詩人表達了不愿從商的態(tài)度,家貧卻不愿通過殖民財富來改變命運。他認為鄉(xiāng)里傳來的書信勝過仲舒,仲舒是漢代文學家,這里用來比喻追求功名利祿的人。詩人認為鄉(xiāng)里的書信能給他帶來更多的快樂和滿足,由此可見他對于內心的追求和精神滿足的重視。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白天回想起友人的情景,感嘆自己似乎逃避現(xiàn)實,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借春風輕拂烏塘尾的描寫,表達了友人給他帶來的溫暖和希望。最后,他收到了友人寄來的一封書信,這封書信是他們之間情感交流的象征,使他感到欣慰和喜悅。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fā)個人情感,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慨,展示了詩人對于精神追求和情感交流的重視。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比喻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