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張仲通憶鍾陵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逸少池邊有一丘,西山南浦慣曾游。
殘年歸去終無樂,聞說章江即淚流。
|
|
和張仲通憶鍾陵二首解釋:
《和張仲通憶鍾陵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逸少池邊有一丘,
西山南浦慣曾游。
殘年歸去終無樂,
聞說章江即淚流。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時光和故鄉的懷念之情。詩中的"逸少池邊有一丘,西山南浦慣曾游"描述了詩人年少時在池畔的一座小丘上,常常游玩于西山和南浦之間。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作者已經年老,回到故鄉也無法找到曾經的快樂。"殘年歸去終無樂"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感嘆和無奈。最后兩句"聞說章江即淚流"指的是聽說一提起章江,作者就會不禁流下淚水,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故鄉的懷念之情。逸少池邊的一丘、西山和南浦都是詩人年少時的游玩之地,這些地方成為了他美好回憶的象征。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作者已經進入了殘年,無法再找回曾經的快樂。"殘年歸去終無樂"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光陰的消逝和年華的流逝的感慨。而"聞說章江即淚流"則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思念之情,每當聽到有關故鄉的消息,他都會不由自主地流下淚水。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深情的思緒,傳達出了作者對故鄉和逝去時光的無盡思念之情,引起讀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滄桑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