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張仲通憶鍾陵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一夢章江已十年,故人重見想皤然。
只應兩岸當時柳,能到春來尚可憐。
|
|
和張仲通憶鍾陵二首解釋:
《和張仲通憶鍾陵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和故友張仲通在鍾陵重逢的場景,表達了對往昔時光的懷念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夢章江已十年,
故人重見想皤然。
只應兩岸當時柳,
能到春來尚可憐。
這十年間,就像一場夢一樣過去了,
故人再次相見,心中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只有那時的兩岸柳樹應該還在,
能夠等到春天到來,依然可憐地垂下枝條。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和友情的追憶之情。"一夢章江已十年"表明時間飛逝,過去的十年如夢一般瞬間過去。"故人重見想皤然"表達了作者和故友再次相見時內心的喜悅和感動,對往昔友情的回憶涌上心頭。"只應兩岸當時柳,能到春來尚可憐"則通過描述柳樹的變化來暗示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脆弱,同時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
在賞析方面,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過去和現在、友情和時光相對照,通過對柳樹的描寫,展現了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詩中的"一夢章江"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短暫和虛幻,而"故人重見"則突出了情感的真摯和珍貴。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新,通過對過去時光和友情的回憶,引發讀者對人生流轉和珍惜當下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對友情和時光流轉的感慨,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珍貴情誼的思念和珍惜之情,給人以深思和感懷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