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驊騮 / 作者:王安石 |
龍德不可系,變化誰能謀。
驊騮亦駿物,卓犖地上游。
怒行追疾風,忽忽跨九州。
轍跡古所到,山川略能周。
鴻蒙無人梯,沆漭繞天浮。
巉巖拔青冥,仙圣所止留。
欲往輒不能,視龍乃知羞。
|
|
驊騮解釋:
詩詞:《驊騮》
作者:王安石(宋代)
龍德不可系,變化誰能謀。
驊騮亦駿物,卓犖地上游。
怒行追疾風,忽忽跨九州。
轍跡古所到,山川略能周。
鴻蒙無人梯,沆漭繞天浮。
巉巖拔青冥,仙圣所止留。
欲往輒不能,視龍乃知羞。
中文譯文:
龍的德行無法被束縛,它的變化誰能預測。
驊騮也是出色的馬匹,在廣袤的大地上自由翱翔。
它疾馳追逐著狂風,忽然間跨越九州。
它的足跡曾經到達古老的地方,能夠游覽山川的廣袤。
鴻蒙之間沒有人能攀登的階梯,它環繞天空飄浮。
陡峭的巖石插入蒼茫的天空,是仙圣們的停留之地。
即使渴望前往,也無法實現,只能仰視龍的高貴而自愧不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龍和驊騮(一種高貴的馬匹)為象征,表達了王安石對自然界和超凡存在的贊美和向往。詩中描繪了龍的威武和變幻莫測的特性,以及驊騮在大地上自由奔馳的景象。
通過描繪龍和驊騮的形象,詩人反思了人類的局限性。詩中提到的龍德不可系、鴻蒙無人梯等意象,暗示了超越人類能力和理解的存在。與龍相比,人類的努力和追求顯得微不足道,因此只能仰視龍的高貴,并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羞愧。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界中高貴存在的描摹,展示了王安石對超越人類世界的向往和對人類自身局限性的思考。詩詞中的景象和意象豐富多樣,語言優美,給人以深沉的思考和審美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