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舍弟舟上示沈道源 / 作者:王安石 |
還裝欲盡喜舟輕,更喜嘉賓伴此行。
野飲不忘魚可釣,旅羹何惜雁能鳴。
西山壯馬先歸牧,南穴殘梟欲就烹。
憂國自多廊廟宰,與君詩酒盡交情。
|
|
和舍弟舟上示沈道源解釋:
《和舍弟舟上示沈道源》是宋代文學(xué)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還裝欲盡喜舟輕,
更喜嘉賓伴此行。
野飲不忘魚可釣,
旅羹何惜雁能鳴。
西山壯馬先歸牧,
南穴殘梟欲就烹。
憂國自多廊廟宰,
與君詩酒盡交情。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給他的弟弟舍弟寫的。詩人坐在船上,將要起航,他感到高興的是船很輕,更高興的是有親朋好友陪伴他一起出行。他在旅途中野飲時也不會忘記有魚可釣,而且也不會忽略旅途中能聽到雁鳴的美景。西山上的壯麗馬匹會先回歸牧場,而南方的樹洞里的殘留貓頭鷹則可能會被人捕捉。詩人感嘆國家的憂慮很多,各種官員都在廊廟中處理政務(wù),而他與朋友卻能盡情地交流,共同分享詩和酒的樂趣。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的家國情懷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人通過描繪自己出行的情景,表達(dá)了對舟輕和親友相伴的喜悅之情。他在詩中將自然景觀與人的情感相結(jié)合,用魚可釣和雁能鳴來象征著旅途中的美好和享受。通過西山壯馬和南穴殘梟的比喻,詩人暗示了國家的困擾和官場的紛爭。然而,他在最后一句表達(dá)了對友情的珍視,與朋友一起交流詩歌和酒宴,成為他忘卻煩憂的途徑。
這首詩詞運(yùn)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情世故的反思,傳遞出作者對友情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王安石的文學(xué)才華和他對家國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達(dá)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