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孫長倩歸輝州 / 作者:王安石 |
溪澗得雨潦,奔溢不可航。
江海收百川,浩浩誰能量。
溪澗之日短,江海之日長。
愿生畜道德,江海以自方。
|
|
送孫長倩歸輝州解釋:
詩詞:《送孫長倩歸輝州》
溪澗得雨潦,奔溢不可航。
江海收百川,浩浩誰能量。
溪澗之日短,江海之日長。
愿生畜道德,江海以自方。
中文譯文:
小溪和山澗得到了大雨的滋潤,水流奔騰洶涌,無法駕駛船只通過。
江海匯聚了百川之水,浩瀚無垠,誰能夠測量其廣闊。
溪澗的存在時間短暫,江海的存在時間漫長。
愿意培養和保護道德的品質,江海會以其自然之道回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對自然界中溪澗和江海的思考和頌揚。詩中通過對溪澗和江海的描繪,展示了它們的不同特點和存在的意義。
首先,詩人描述了溪澗得到雨水的滋潤,使得水流洶涌奔騰,無法乘船通過。這里的溪澗可以視為生命中的短暫時光,充滿了活力和激情,但同時也容易讓人迷失和無法掌控。
接著,詩人將目光轉向江海,將其比喻為匯聚了眾多河流的廣闊水域。江海代表著廣闊的世界和漫長的歷史,無法被人所測量和掌握。它展示了自然的威力和無窮的包容性,體現了人類的渺小和自然的偉大。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希望人們能夠生活在道德的培養和保護之下,而江海則以其自然之道回報人類。這里體現了作者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相互依存的思考,也是對人們行為準則的呼喚。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界中溪澗和江海的對比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思考。它呼喚人們在短暫的人生中培養和保護道德品質,并與自然和諧相處,回歸自然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