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叔康侍御 / 作者:王安石 |
詔取名郎入憲臺,此時方急濟時才。
圣聰應已虛心待,奸黨寧無側目猜。
白筆豈知權可畏,皁囊還請上親開。
佇聞讜論能醫國,飛報頻隨驛騎來。
|
|
送叔康侍御解釋:
詩詞:《送叔康侍御》
譯文:
詔取名郎入憲臺,
此時方急濟時才。
圣聰應已虛心待,
奸黨寧無側目猜。
白筆豈知權可畏,
皁囊還請上親開。
佇聞讜論能醫國,
飛報頻隨驛騎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宋代創作的作品,題為《送叔康侍御》。詩中表達了對叔康侍御的送別之情,同時也映射了作者對時政的思考和對忠誠的贊美。
首先,詩中提到了叔康侍御受到詔命要入憲臺,這是一種表彰和重用的舉措。然而,作者認為此時正是急需有才能來拯救國家的時候,才能真正發揮其才華和能力。
接著,詩中提到了"圣聰應已虛心待,奸黨寧無側目猜",表達了叔康侍御的忠誠和廉潔。作者認為叔康侍御應該得到圣明的待遇,并強調他無私無邪,沒有被奸黨的目光所迷惑。
然后,詩中提到了"白筆豈知權可畏,皁囊還請上親開",這是對叔康侍御的贊美。白筆指的是文官的筆,而皁囊是指黑色的封套。作者認為白筆并不知道權力的可畏,而叔康侍御則將黑色的封套推薦給了皇帝,以示他的謙遜和對權力的敬畏。
最后,詩中提到了"佇聞讜論能醫國,飛報頻隨驛騎來",這是對叔康侍御言談之力和治國能力的稱贊。作者聽聞叔康侍御的忠言直論可以治理國家,并且他的建議和消息頻繁地通過驛騎傳送而來。
整首詩通過送別叔康侍御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叔康侍御的贊美和對忠誠的呼喚。同時,也以叔康侍御為象征,探討了時政和治理國家的關鍵問題,強調了忠誠和清廉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