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大卿致政歸江陵 / 作者:王安石 |
九卿初命亞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師。
南闕便還新印綬,東舟只載舊書詩。
漢庭餞客無佳句,越水歸裝有富貲。
回首千年見疏范,共疑今事勝當時。
|
|
送王大卿致政歸江陵解釋:
詩詞:《送王大卿致政歸江陵》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九卿初命亞三司,
朝吏相瞻得老師。
南闕便還新印綬,
東舟只載舊書詩。
漢庭餞客無佳句,
越水歸裝有富貲。
回首千年見疏范,
共疑今事勝當時。
中文譯文:
九卿初蒙命令擔任副三司,
官場上的同僚們都仰慕你作為老師。
你將在南方的朝廷回復任命,
而東方的船只將攜帶你的舊書和詩作歸家。
在漢朝的殿廷中送別賓客時,沒有佳句可言,
而你歸途中的行裝卻顯示出財富的積累。
回首看向過去的千年,我們看到了范仲淹的草書,
大家都懷疑現在的事情是否比過去更加出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送別王大卿的作品。王大卿是王安石的學生,初次受命擔任副三司之職。詩人表達了對王大卿的贊揚和祝福,他在官場上備受尊敬,被認為是眾人的良師益友。
詩中提到了南闕和東舟,分別象征著朝廷和歸鄉。南闕是指朝廷的殿閣,新印綬代表著新的官職,這意味著王大卿將在朝廷中有更高的職位和責任。而東舟載著舊書和詩作回鄉,暗示王大卿重歸故里,回到家鄉的田園生活。這里展現了詩人對王大卿未來和歸家的祝福。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詩人描述了送別賓客時所缺少的佳句,暗示了詩人自己的無奈。然而,王大卿歸途中的行裝卻顯示出他的財富積累,這揭示了他在官場上的成就。這種對比也讓人們對官場和現實生活中的價值觀產生思考。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過去和現在的反思。詩人回首千年,看到了范仲淹的草書,范仲淹是北宋時期的名臣,他的草書被認為是行書的典范。這暗示了詩人對過去偉人的景仰和敬意。然而,詩人同時也懷疑現在的事情是否比過去更加出色,這是對當時時局的一種反思和質疑。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王大卿的送別和祝福,通過對官場和現實生活的對比,反映出詩人對過去和現在的思考和思索。它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表達風格和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同時也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