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趙燮之蜀永康簿 / 作者:王安石 |
蜀山萬里一青袍,石棧天梯箠轡高。
多學似君寧易得,小官於此亦徒勞。
行追西路聊班草,坐憶南州欲夢刀。
他日寄聲能問我,應從錦水至江皋。
|
|
送趙燮之蜀永康簿解釋:
詩詞:《送趙燮之蜀永康簿》
蜀山萬里一青袍,
石棧天梯箠轡高。
多學似君寧易得,
小官於此亦徒勞。
行追西路聊班草,
坐憶南州欲夢刀。
他日寄聲能問我,
應從錦水至江皋。
中文譯文:
蜀山萬里一件青袍,
石棧天梯箠轡高。
多學諸君豈容易得,
在此擔任小官亦徒勞。
行追西路只為班草,
坐憶南州欲夢刀。
將來有人問起我,
應從錦水到江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題為《送趙燮之蜀永康簿》。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朋友趙燮的離別之情。
首句“蜀山萬里一青袍”,蜀山代表了遙遠的地方,而青袍象征著官職。這句意味著趙燮將離開身處的地方,遠赴他鄉。
接著,“石棧天梯箠轡高”,描繪了蜀山險峻的山路,意味著趙燮前方的路程艱難險阻。
第三、四句“多學似君寧易得,小官於此亦徒勞”,表達了詩人對趙燮的認同和贊賞。詩人認為趙燮具有多才多藝的學問,而這種學問并非容易獲得,即使在這里擔任小官也是徒勞無功。
接下來的兩句“行追西路聊班草,坐憶南州欲夢刀”,表達了詩人對趙燮的思念之情。詩人回想起趙燮離開前在南方的時光,對他的未來充滿憧憬。
最后兩句“他日寄聲能問我,應從錦水至江皋”,表達了詩人對趙燮的期待。詩人希望在將來能夠聽到趙燮的來信,詢問他的近況,而他的消息應該從錦水一直傳到江皋。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趙燮的深情告別和希望他前程順利的祝福。同時,通過描繪蜀山的險峻和趙燮的學問才華,展示了作者王安石的獨特才情和對友誼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