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遜師歸舒州 / 作者:王安石 |
山川相對一悲翁,往事紛紛夢寐中。
邂逅故人恩意在,低徊今日笑言同。
看吹陌上楊花滿,忽憶巖前蕙帳空。
亦見桐鄉(xiāng)諸父老,為傳衰颯病春風。
|
|
送遜師歸舒州解釋:
詩詞:《送遜師歸舒州》
山川相對一悲翁,
往事紛紛夢寐中。
邂逅故人恩意在,
低徊今日笑言同。
看吹陌上楊花滿,
忽憶巖前蕙帳空。
亦見桐鄉(xiāng)諸父老,
為傳衰颯病春風。
中文譯文:
兩山相對,有個悲翁,
過去的事情紛紛在夢里。
偶然遇見了故友,感激之情仍在,
低聲徘徊,今天的笑談相同。
看著路旁揚花盛開,
忽然想起了巖前的空虛。
也看到故鄉(xiāng)的諸位老人,
為了傳承衰頹,受了春風的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作品,描繪了一個悲翁追憶往事的情景。詩中通過山川相對的景象,表達了悲翁內(nèi)心的孤寂和憂傷。他回憶起過去的種種經(jīng)歷,在夢中不斷浮現(xiàn),讓他感到無比沉重。
然而,悲翁在旅途中偶然遇見了一位故友,使他感到欣慰和感激。他們一起回憶過去,分享笑談,化解了悲翁內(nèi)心的孤獨。
詩中也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路旁的楊花飄揚,給人一種繁榮盛世的感覺。然而,這景象卻使悲翁突然回憶起過去的事情,他思念著過去在巖前的蕙帳,如今卻是空虛一片。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桐鄉(xiāng)的思念和憂慮。他看到了桐鄉(xiāng)的父老們,他們?yōu)榱藗鞒兴ヮj的事業(yè),承受著春風的病態(tài)。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憂心忡忡,擔心衰頹和變遷。
整首詩以悲翁的視角,通過回憶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對過去的留戀和對現(xiàn)實的無奈。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fā)相結合,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