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開元僧舍上方次韻舍弟二月一日之作 / 作者:王安石 |
溪谷濺濺嫩水通,野田高下綠蒙茸。
和風滿樹笙簧雜,霽雪兼山粉黛重。
萬里有家歸尚隔,一廛無地去何從。
傷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鍾。
|
|
至開元僧舍上方次韻舍弟二月一日之作解釋: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至開元僧舍上方次韻舍弟二月一日之作》。下面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作品。詩人描繪了一個僧舍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對歸家和離別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詳細解析:
1. 溪谷濺濺嫩水通,野田高下綠蒙茸。
這兩句描繪了溪谷中濺濺流動的清澈水流和廣袤田野上翠綠的春草,給人一種靜謐而生機盎然的感覺。
2. 和風滿樹笙簧雜,霽雪兼山粉黛重。
這兩句表現了和風吹拂下,樹木上飄蕩著笙簧的音樂聲,同時山上的霽雪使得山色更加妖嬈,給人一種音樂與自然的交融之感。
3. 萬里有家歸尚隔,一廛無地去何從。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遠離家鄉,心系歸家的思念之情。雖然千山萬水之遙,但仍然希望能夠回到家中。然而,當下卻沒有可以安身之地,不知道該往何處去。
4. 傷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鍾。
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傷感和對離別的留戀之情。他希望向西南方向眺望,尋找一線希望和溫暖,然而當他回首看向荒涼的城市時,已是日暮時分,時間已經過去。
以上是對這首詩詞的簡要分析和賞析。這首詩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離鄉思歸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抒情語言也給人帶來了一種優美和婉約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