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開成事 / 作者:王安石 |
奸罔紛紛不為明,有心天下共無成。
空令執筆螭頭者,日記君臣口舌爭。
|
|
讀開成事解釋:
《讀開成事》是王安石的一首詩詞,描寫了當時的政治腐敗和朝廷內斗的現象。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奸罔紛紛不為明,
有心天下共無成。
空令執筆螭頭者,
日記君臣口舌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安石對當時政治腐敗和朝廷內斗現象的痛心和失望之情。他指出了朝廷中奸佞之徒層出不窮,缺乏明晰的志向和目標,導致天下事務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他還提到了那些擔任執筆之人,卻只顧自己私利,導致君臣之間口舌之爭不斷,政治氛圍混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直接揭示了當時政治腐敗和朝廷內斗的問題。詩人王安石通過運用對比和夸張手法,深刻地表達了自己對這種情況的憂慮和失望。他用"奸罔紛紛"來形容朝廷中的奸邪之人層出不窮,他們為了私利而紛紛覬覦權力,導致政務無法得到明晰的處理。"有心天下共無成"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政府無能和混亂局面的不滿,認為這種情況使得國家無法取得進展和繁榮。"空令執筆螭頭者"則指出了那些掌握權力的人,卻只顧自己的私利,忽略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最后一句"日記君臣口舌爭"揭示了朝廷內部的權力斗爭和爭議不斷,這種內斗無助于國家的發展和穩定。
這首詩詞以簡短的字句,揭示了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面,表達了王安石對這種腐敗現象的憂慮和不滿。通過對當時政治現象的批判,詩人呼吁朝廷改革,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這首詩詞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社會批判意味,展示了王安石倡導政治改革和清明政治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