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雎 / 作者:王安石 |
范雎相秦傾九州,一言立斷魏齊頭。
世間禍故不可忽,簀中死尸能報讎。
|
|
范雎解釋:
詩詞:《范雎》
作者:王安石(宋代)
中文譯文:
范雎相秦傾九州,
一言立斷魏齊頭。
世間禍故不可忽,
簀中死尸能報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作品,描述了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范雎。范雎是秦國的重要謀士,他在政治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力,使得秦國能夠在九州大地上占據主導地位。詩中表達了范雎的高瞻遠矚和決斷力。
首先,詩中提到范雎相秦傾九州,意味著范雎作為秦國的謀士,具有出色的才智和政治手腕,使得秦國在九州地區占據了主導地位。他的智謀和決斷力使得秦國能夠在戰爭和政治斗爭中取得勝利。
接著,詩句"一言立斷魏齊頭"表達了范雎在處理問題時果斷堅決的態度。他能夠通過一句話,就解決魏國和齊國的問題,顯示出他的智慧和決策能力。這種果斷和決斷力使得他在政治上備受贊譽。
最后兩句詩"世間禍故不可忽,簀中死尸能報讎",表達了范雎對于政治上的陰謀和復仇的警醒。他認為人們不能忽視世間的禍患,而簀(木盒)中的死尸則象征著被害者,他們的復仇能夠為自己報仇雪恨。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范雎的形象展示了他在政治上的才智和決斷力,以及對陰謀和復仇的警醒。王安石通過這首詩詞贊美了范雎作為政治家的杰出才能和膽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