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牟 / 作者:王安石 |
頹城百雉擁高秋,驅馬臨風想圣丘。
此道門人多未悟,爾來千載判悠悠。
|
|
中牟解釋:
詩詞:《中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中牟指的是一個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牟縣。
詩詞原文:
頹城百雉擁高秋,
驅馬臨風想圣丘。
此道門人多未悟,
爾來千載判悠悠。
中文譯文:
頹敗的城池被百鳥所占據,高秋時節,
我驅馬來到風景如畫的圣丘。
這條道路上的門徒們大多未能領悟,
千年來,評判依然懸而未決。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頹城百雉"形容了城池的破敗景象,而"高秋"則暗示了時光的流逝。作者驅馬來到風景如畫的圣丘,借景抒發了自己對于宏大歷史背景下人們對道路和真理的追求的思考。然而,他指出,這條道路上的門徒們大多未能真正領悟其中的道理,而千年過去了,對于這個問題的評判仍然沒有得出結論。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城池的頹敗景象和時光的流逝。通過對"中牟"這個地名的引用,詩人將自己的思考與歷史和現實相聯系,展現了對于人生的沉思和對于道路和真理的追求。詩中的"風想"一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獨立思考和對于圣丘這個象征性地點的向往。最后兩句"此道門人多未悟,爾來千載判悠悠"則表達了對于門徒們未能真正領悟真理的遺憾和對于歷史長河中判決一直未能做出的感嘆。整首詩言簡意賅,通過對于景物的描繪和對于人事的思考,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和歷史的思索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