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夕寄平甫諸弟 / 作者:王安石 |
浮云吹盡數秋毫,爚爚金波滿滿醪。
千里得君詩挑戰,夜壇誰敢將風騷。
|
|
中秋夕寄平甫諸弟解釋:
詩詞:《中秋夕寄平甫諸弟》
浮云吹盡數秋毫,
爚爚金波滿滿醪。
千里得君詩挑戰,
夜壇誰敢將風騷。
中文譯文:
浮云像吹散秋天的細毛,
閃閃發光的金色液體滿滿地盛滿了酒杯。
千里之外,君子得到了我的詩歌挑戰,
在月光下的夜壇,有誰敢與我一較高下,展現風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題材是中秋夜寄給平甫諸弟的作品。詩人以中秋夜的意境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于才華的自信和對詩歌創作的追求。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浮云飄動的景象,將秋天的細毛比喻為浮云,暗示了秋天的漸近和氣候的涼爽。金波滿滿醪一句,則是描繪了酒杯中金色液體的光亮和飽滿。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展現了中秋夜的美麗和豐盛。
接下來兩句表達了詩人的自信和對他人的挑戰。千里得君詩挑戰,暗示詩人的詩歌才華可以跨越千里之遙,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夜壇誰敢將風騷,表達了詩人的豪情和對于其他人在文學創作上的挑戰。夜壇是指中秋夜的月光下,象征著文人相聚的場所,詩人在此表達了自己的獨特才情和對于其他文人的挑戰精神。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中秋夜的氛圍和詩人的自信心態。它展現了王安石作為一位文學家的才華和對于文學創作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其他文人的挑戰精神。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豪情和自信,同時也展示了中秋夜的美麗和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