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子憲西齋 / 作者:王安石 |
漫構軒窗意亦深,滔滔浮俗倦登臨。
詩書千載經綸志,松竹四時蕭灑心。
曉枕一容春夢到,夜燈唯許月廢臺。
邑子從今夸勝事,豈論王謝世稱才。
|
|
鄭子憲西齋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鄭子憲西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鄭子憲西齋》
漫構軒窗意亦深,
滔滔浮俗倦登臨。
詩書千載經綸志,
松竹四時蕭灑心。
曉枕一容春夢到,
夜燈唯許月廢臺。
邑子從今夸勝事,
豈論王謝世稱才。
中文譯文:
西齋的構窗臥室,意境深遠,
疲倦于攀登那喧囂浮俗的高處。
詩書經綸的志向傳承了千載,
松竹在四季中展現自由與灑脫的心靈。
清晨的枕頭上,一張容顏帶來了春的夢幻,
夜晚的燈火只為讓月光照亮落寞的臺階。
從今以后,邑中的人們將夸耀勝事,
不論與王謝相比,世人都將稱贊其才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述鄭子憲的西齋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清靜、高遠的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詩詞開篇以“漫構軒窗意亦深”,通過構窗的形象描繪出西齋內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喧囂浮俗世界的厭倦,希望能夠遠離塵囂,登上高處尋求寧靜與清凈。
接下來的兩句“詩書千載經綸志,松竹四時蕭灑心”展現了詩人對文化的向往和追求。詩人認為詩書絮叨經綸已經傳承了千百年,而松竹則在四季中展現出自由、灑脫的心靈,這些都是詩人所追求的境界。
最后兩句“曉枕一容春夢到,夜燈唯許月廢臺”表達了詩人在西齋中的愿望和期待。清晨的枕頭上,詩人期待春天的氣息和美好的夢境,而夜晚的燈火只為讓月光照亮西齋的孤寂。通過這兩句,詩人營造了一種寧靜、寂靜的氛圍,突出了西齋的獨特價值。
最后兩句“邑子從今夸勝事,豈論王謝世稱才”表達了詩人對鄭子憲和他的西齋的贊美。詩人認為從此之后,邑中的人們將夸耀西齋的勝事,不論與王謝相比,鄭子憲的才華都值得世人稱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西齋的景象、表達對清靜和高遠的向往,展示了詩人對文化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鄭子憲的贊美。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分析了西齋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情感,表達了對清靜、高遠、自由的向往,同時展現了詩人對文化和才華的崇敬。它通過對西齋的描繪和比較,表達了一種追求真理、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整首詩詞簡練而富有意境,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才華和對人文精神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