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垣北 / 作者:王安石 |
攬轡長垣北,貂寒不自持。
霜風急鼓吹,煙月暗旌旗。
騎火流星點,墻桑亞戟枝。
柴荊掩春夢,誰見我行時。
|
|
長垣北解釋:
詩詞:《長垣北》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攬轡長垣北,
貂寒不自持。
霜風急鼓吹,
煙月暗旌旗。
騎火流星點,
墻桑亞戟枝。
柴荊掩春夢,
誰見我行時。
中文譯文:
駕著馬車駛過長垣北,
貂皮寒冷,難以自持。
寒冷的風迅猛地吹拂,
煙霧彌漫下,月亮和旗幟都顯得暗淡。
火焰和流星點綴天空,
墻頭的桑樹上,掛著戰旗。
叢林中的柴草和荊棘掩蓋了春天的夢想,
當我行走時,有誰看到過我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追求理想的人在寒冷的北方邊境征戰的情景。詩中的主人公是一個駕車行進的人,他身著貂皮,但仍感到寒冷難耐,顯示了北方嚴寒的氣候特點。詩中提到的霜風、煙月和旌旗,以及火焰和流星,都給人一種緊張而壯麗的感覺,暗示著戰爭的氛圍。
詩中的墻桑亞戟枝形象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刺激,暗示著戰亂時期的邊境防御工事和戰爭裝備。柴荊掩春夢一句,抒發了主人公對家園和平安的向往,表達了他對戰亂的不滿和對和平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練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戰亂年代的邊境景象,通過描述主人公的旅行和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戰亂的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懷。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王安石的文學才華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