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翱 / 作者:韓愈 |
廣州萬里途,山重江逶迤。
行行何時到,誰能定歸期。
揖我出門去,顏色異恒時。
雖云有追送,足跡絕自茲。
人生一世間,不自張與弛。
譬如浮江木,縱橫豈自知。
寧懷別時苦,勿作別后思。
|
|
送李翱解釋:
《送李翱》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廣州萬里途,
山重江逶迤。
行行何時到,
誰能定歸期。
揖我出門去,
顏色異恒時。
雖云有追送,
足跡絕自茲。
人生一世間,
不自張與弛。
譬如浮江木,
縱橫豈自知。
寧懷別時苦,
勿作別后思。
譯文:
漫長的旅途中,廣州位于萬里之外,
山巒重疊,江水蜿蜒曲折。
行走何時能到達目的地,
誰能確定歸程的時間。
向我道別,出門離去,
容顏和平常一樣變化。
雖然說有人追送,
我的足跡卻從此消失。
人的一生中,
不要過于張弛。
就像漂浮在江水上的木頭,
橫豎都不自知。
寧愿在別離時承受痛苦,
也不要在分別之后思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的主題出發,表達了離別的無奈與不舍。詩人用廣州萬里途、山重江逶迤的景象來描繪旅途的遙遠和曲折,展現了離別的辛酸和無法預知的歸期。詩人希望能夠追隨離別者,但現實中足跡已經斷絕,只能祝福對方一路平安。
詩的后半部分主要表達了人生的觀念和態度。詩人以浮江木為比喻,暗示人的一生像漂浮在江水上的木頭一樣,縱橫漂流,不知橫豎。這里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無法預測的命運。
最后兩句“寧懷別時苦,勿作別后思”是詩人對別離的建議。他告誡別離的人不要過多地思念和憂傷,而是應該在別離時坦然面對,將痛苦留在別離的那一刻,不要讓離別后的思念困擾自己。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離別的無奈和不舍,同時呼喚著坦然面對生活的態度,不被離別的痛苦所困擾。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比喻,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詩詞充滿了深情和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