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雪中聞鶯 / 作者:韓愈 |
朝鶯雪里新,雪樹眼前春。
帶澀先迎氣,侵寒已報人。
共矜初聽早,誰貴后聞頻。
暫囀那成曲,孤鳴豈及辰。
風霜徒自保,桃李詎相親。
寄謝幽棲友,辛勤不為身。
|
|
早春雪中聞鶯解釋:
《早春雪中聞鶯》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鶯雪里新,
雪樹眼前春。
帶澀先迎氣,
侵寒已報人。
共矜初聽早,
誰貴后聞頻。
暫囀那成曲,
孤鳴豈及辰。
風霜徒自保,
桃李詎相親。
寄謝幽棲友,
辛勤不為身。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時節,當寒冷的雪覆蓋大地時,韓愈在雪中聽到了清脆的鶯聲。詩中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生命力的贊美。雖然環境寒冷,但鶯聲卻帶著一絲澀意,在雪中迎接春天的到來。鶯聲不僅告知人們寒冬即將過去,也展示了春天的初音。詩人自傲于早早聽到了鶯聲,但他也提問誰會珍視后來頻繁的聽到鶯聲的機會。鶯鳥的鳴唱雖然美妙,但與辰時(指鳴聲最響亮的時辰)相比,它的歌聲還是顯得孤單而不及辰時婉轉動人。最后,詩人通過桃李(指他的作品)與風霜相對比,表達了自己不為個人名利而辛勤耕耘的心境,并向遠離塵囂的友人致以問候。
賞析:
這首詩以雪中聞鶯作為切入點,通過對早春景象和鶯鳥鳴唱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春天的期待。詩中雪與春、寒冷與溫暖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韓愈以自己早早聽到鶯聲的驕傲姿態,暗示了他對于感知春天到來的敏銳感覺,同時也引發了對于后來者機會珍貴性的思考。詩人通過將鶯聲與辰時的鳴唱進行對比,表達了對完美的追求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最后,詩人以桃李與風霜相對比,表達了自己辛勤創作的態度和不為名利困擾的心境。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早春景象和人生哲理,體現了韓愈早期作品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