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簾 / 作者:杜牧 |
徒云逢剪削,豈謂見偏裝。
鳳節輕雕日,鸞花薄飾香。
問屏何屈曲,憐帳解周防。
下漬金階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夢,寂寂侍華堂。
誰見昭陽殿,真珠十二行。
|
|
簾解釋:
《簾》這首詩詞是唐代文學家杜牧所作的一首詠物詩,描述了簾子的美麗與華貴。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徒云逢剪削,豈謂見偏裝。
鳳節輕雕日,鸞花薄飾香。
問屏何屈曲,憐帳解周防。
下漬金階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夢,寂寂侍華堂。
誰見昭陽殿,真珠十二行。
詩意和賞析:
杜牧通過對簾子的描寫,將其與珍貴的珠寶相比,展現了詩人對簾子華貴美麗的贊嘆之情。
首先,詩人把簾子剪裁得嬌美玲瓏,像云朵一樣輕盈飄逸,使人不禁感嘆其精巧設計和獨特工藝。
接著,詩人運用鳳節、鸞花等象征華貴與高貴的意象,描繪了簾子細膩的裝飾和香氣的彌漫,引起讀者的遐想和贊嘆。
然后,詩人以問句的形式,表達對屏風的奇特曲線設計的好奇和對帳子解除堵塞的贊賞之情,進一步突出了簾子的精美之處。
最后,詩人通過下漬金階露、斜分碧瓦霜的描寫,展現出簾子所遭受的歲月滄桑和自然侵蝕,進一步加深了對其華麗與脆弱的感受。
整首詩通過對簾子的描繪,通過豪華與脆弱的對比,展現了一種美麗與凋零相伴的主題,使人在賞詩的過程中體味到生命的短暫和曲折。同時,通過簾子的形象,也折射出了唐代盛世文化的繁華與虛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