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遠 / 作者:杜牧 |
只影隨驚雁,單棲鎖畫籠。
向春羅袖薄,誰念舞臺風。
|
|
寄遠解釋:
寄遠
只影隨驚雁,
單棲鎖畫籠。
向春羅袖薄,
誰念舞臺風。
《寄遠》是唐代杜牧寫的一首詩歌。詩人利用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自我感傷和孤獨的情感。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杜牧影子如同被驚飛的雁一樣,無處可尋,顯示出詩人的孤獨和無依無靠的心情。
第二句中,杜牧以“畫籠”比喻了自己的獨居之處。畫籠常用來放置珍禽異獸,這里顯現出詩人的孤寂。
第三句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春光垂下的羅袖薄如蟬翼,暗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然而,這樣的美景無人關注,更無人與詩人一同欣賞。
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苦和無奈。他的才華如同舞臺上的風,雖然有時激起了輕盈的起伏,但無人理解,無人珍視。
整首詩透露出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自身的描摹,表達了他對寧靜和溫暖的向往,并抒發了對世俗的厭倦和困惑。詩中融入了作者對藝術和人生的思考,令人感覺到深深的憂傷和無奈。
詩的英文翻譯如下:
A Letter to a Distant Place
Only a shadow follows the startled geese,
Solitary, it is locked in the painted cage.
The light silk sleeve flutters towards spring,
But who cares for the winds on the stage?
這首詩以其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杜牧內心的孤獨和思索。整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將詩人復雜而矛盾的情感傳遞給讀者,引起他們對人生和世俗的思考。詩詞的美妙之處在于,它隱喻和象征的使用,使得詩歌在簡短的幾行之中展現出強烈的情感和意象,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