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官游招隱寺 / 作者:王昌齡 |
山館人已空,青蘿換風雨。
自從永明世,月向龍宮吐。
鑿井長幽泉,白云今如古。
應真坐松柏,錫杖掛窗戶。
口云七十馀,能救諸有苦。
回指巖樹花,如聞道場鼓。
金色身壞滅,真如性無主。
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誰取。
|
|
諸官游招隱寺解釋:
譯文:《諸官游招隱寺》
山館已空無人,青蘿被風雨所取代。
自從永明時代,月亮就向龍宮吐氣。
鑿井得到幽深的泉水,白云今日與古時無異。
應符真正的心境坐在松柏之間,僧人的錫杖掛在窗戶上。
他口中說道自己已經七十歲有余,能解救眾生的苦難。
回身指向巖樹上的花朵,就像能聽到道場鼓聲。
金色的身體已經破碎消失,真正的本性沒有主宰。
官員朋友心意相通,凈光派遣誰來接引。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叫招隱寺的山間佛寺,作者以詩情畫意的方式描述了寺內景象和佛教思想。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山館空蕩的情景,將自然的景色與人的活動相對比,表達了寧靜和空靈的寺廟氛圍。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月光灑向龍宮、渾厚古樸的泉水和隱士文人的風采,展現了寺廟中自然與人文相互交融的美妙場景。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僧人坐在青松翠柏間修行,善于救拔眾生離苦得樂的智慧,以及觀照身心、領悟真如的境界。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寺廟的美好風景和佛教的思想境界,給人以寧靜和超脫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