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游 / 作者:王昌齡 |
林臥情每閑,獨游景常晏。
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
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
悟彼飛有適,知此罹憂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懷青岑客,回首白云間。
神超物無違,豈系名與宦。
|
|
獨游解釋:
《獨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詩意深邃而富有哲理。詩人以獨自游玩的情景為背景,抒發思考人生的感悟和對世俗名利的淡然態度。
詩中的第一句“林臥情每閑”,表達了詩人在森林中躺下時,心情是如此寧靜、悠然自得。第二句“獨游景常晏”,意味著詩人常常獨自游玩,享受著寧靜祥和的景色。第三句“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描述了詩人時常離開灞陵,到南澗去垂釣。這里的灞陵和南澗都是具體的地名,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離開塵囂,尋找內心寧靜的心境。
接下來的兩句“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通過手執鯉魚和目送雁群的形象,表達了詩人與自然相依相伴、自由自在的狀態。隨后的兩句“悟彼飛有適,知此罹憂患”,則表明詩人通過觀察自然界中的飛鳥,領悟到了人生的不易和困擾。
最后兩句“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永懷青岑客,回首白云間。”則具有一定的自省意味。通過將鯉魚放入清冷的泉水中,詩人開始省察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之后他仍然懷念著與自己交談的青岑客,回首看白云飄飛,進一步表達了他對物質名利的超脫和追求真實自我的心態。
整首詩描繪了詩人獨自游玩的情景,通過觀察自然的一舉一動,寄托了詩人內心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名利功名的淡然態度。詩意深邃、富有哲理,表達了對自我認識和追求真實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