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公謹硯(四首選二) / 作者:黃宗羲 |
弁陽片石出塘棲,馀墨猶然積水湄。
一半已書亡宋事,更留一半寫今時。
剩水殘山字句饒,剡源仁近共推敲。
硯中斑駁遺民淚,井底千年恨未銷。
|
|
周公謹硯(四首選二)解釋: 中文譯文:
《周公謹(選)硯(四首選二)》
磨硯池中的硯臺,悠然棲息在弁陽片石上,
留下的墨水依然聚集在塘湄之中。
一半已經書寫了宋朝的往事,還剩下一半記錄現在的時代。
被剩下的水和山寫滿了字句,在剡源和仁近共同推敲下。
硯臺中的斑駁記載著遺民的淚水,千年來的恨意仍未消散。
詩意:
這首詩以硯臺作為主題,描繪了歷經歲月的硯臺仍然留存下來,記錄著過去和現在的歷史。硯臺被看做是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遺民的淚水和民眾的怨憤。詩人積極地推崇與現實相關的文化傳統,并呼吁人們應當珍惜歷史的記憶,不忘歷史的反思與教訓。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深沉的意境,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民眾命運的關切。通過描述硯臺的狀態,詩人將歷史打造成了一個宏大的“硯臺”,并以此突出了硯臺作為傳承歷史與文化的象征。詩中的斑駁、遺民淚水、千年恨未銷等形象都給人一種歷史厚重感,讓人不禁思考這千百年來的久遠歷史以及歷史所蘊含的教訓。詩人的思維開拓了人們對于歷史的思考角度,引發了人們對于歷史文化的重視。因此,這首詩具有強烈的歷史情懷和時代意義,并使人們深感歷史的厚重與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