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蒼水 / 作者:黃宗羲 |
少年苦節何人似?得此全歸亦稱情。
廢寺醵錢收棄骨,老生禿筆記琴聲。
遙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
兩世雪交私不得,只隨眾口一閑評。
|
|
蒼水解釋: 《蒼水》是清代黃宗羲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以及對詩義和賞析的分析:
《蒼水》
少年苦節何人似?
得此全歸亦稱情。
廢寺醵錢收棄骨,
老生禿筆記琴聲。
遙空摩影狂相得,
群水穿礁浩未平。
兩世雪交私不得,
只隨眾口一閑評。
中文譯文:
少年困苦,有誰能與我相似?
獲得此物歸還給情緣,
將錢捐給廢棄的寺廟,珍藏被拋棄的骨骸,
老者用禿筆繪制著記譜的琴聲。
遙遠的天空中,影子們瘋狂地碰撞,
水群穿越礁石,波瀾未平。
兩世雪交織,我無法揣測,
只隨著眾人口中的輕松評說。
詩意和賞析:
《蒼水》傳達了一種深沉渾厚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年輕和老年之間的對話,以及不同世代間的看法和思維方式的不同。
首句“少年苦節何人似?”通過問句的形式強調了年輕人的節儉和苦難,意味著少年時代的困苦和堅持在他人中是獨特的。而接下來的一句“得此全歸亦稱情”,則轉向了年老者的思想,表示對年輕人的贊成和理解。
第二聯中,“廢寺醵錢收棄骨”揭示了老之將至的境況,以及對逝去時光的回憶。老人將錢捐給廢棄的寺廟,珍藏被拋棄的骨骸,表達了他們對故人和過去的懷念和珍視。
第三聯以“老生禿筆記琴聲”描繪了老者在行將就木之際依然保持對藝術的追求。禿筆象征著老人只身一人的狀態,而記譜的琴聲則表達了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繼續創作的渴望。
最后一聯“遙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兩世雪交私不得,只隨眾口一閑評。”通過自然的景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世間事物的觀察。摩影狂相得,群水穿越礁石,象征著世間事務的復雜和變幻無常。兩世雪交織,私不得,意味著作者對人生的思索,追求某種更高層次的境界,但在眾人看來只是輕松隨意的談資。
整個詩詞以對話的方式呈現,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年輕和老年之間的堅守和追求的敬佩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人生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蒼水》給人留下深刻而抽象的印象,讓人思考人生和年齡對于追求和目標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