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日本僧智藏 / 作者:劉禹錫 |
浮杯萬里過滄溟,遍禮名山適性靈。
深夜降龍潭水黑,新秋放鶴野田青。
身無彼我那懷土,心會真如不讀經。
為問中華學道者,幾人雄猛得寧馨。
|
|
贈日本僧智藏解釋:
《贈日本僧智藏》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浮杯萬里過滄溟,
遍禮名山適性靈。
深夜降龍潭水黑,
新秋放鶴野田青。
身無彼我那懷土,
心會真如不讀經。
為問中華學道者,
幾人雄猛得寧馨。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送給日本僧人智藏的作品。詩人描述了自己與僧人的不同境遇和思想觀念的差異。他自比漂浮的酒杯,經過萬里的大海,來到遙遠的日本。他在日本參拜名山,順應自然的靈性。深夜時分,他來到降龍潭,水面黑暗幽深。在新秋季節,他放飛鶴鳥,觀賞青翠的野田景色。
詩人表達了自己身無彼我之分,不拘泥于特定的國家或土地。他認為心靈的修養不僅僅依賴于讀經,而是能夠真實地體悟自然和人生的真諦。
最后兩句是劉禹錫對中華學道者的詢問,他想知道有多少人像他一樣,勇猛無畏地追求真理。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劉禹錫的寬廣胸懷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他以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詩中的浮杯、滄溟、名山、龍潭、鶴、野田等形象豐富而富有意境,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詩人在詩中強調了超越國家、民族的界限,以及心靈修養的內在價值。他認為人們應該超越身份認同,關注人性本質和對真理的追求。這種思想在唐代的文化交流和佛教的影響下得以形成。
整首詩詞寫意深遠,具有啟發性。它通過對自然和心靈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越國界、超越物質追求的人生觀念。這種超脫世俗的思想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頗具獨特性的,展示了劉禹錫獨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