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 / 作者:劉禹錫 |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順科。
鄧禹功成三紀事,孔融書就八年多。
已經將相誰能爾,拋卻丞郎爭奈何。
獨恨長洲數千里,且隨魚鳥泛煙波。
|
|
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解釋:
《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吟君新什慰蹉跎,
屈指同登耳順科。
鄧禹功成三紀事,
孔融書就八年多。
已經將相誰能爾,
拋卻丞郎爭奈何。
獨恨長洲數千里,
且隨魚鳥泛煙波。
詩意解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致樂天(字)耳順(名)的贊頌之作,同時也寄托了對敦詩(字)的思念之情。詩中表達了對樂天的贊賞和慰藉,以及對自己與他同登進士科的歡喜之情。接著提到了鄧禹、孔融這兩位歷史上的名士,鄧禹成就卓著,享有盛譽,而孔融雖有才華,卻因意見不合而在官場上受挫。通過提及這兩位人物,劉禹錫抒發了對政治現實的不滿和對官場的憂慮。
接下來,詩人談及自己的經歷,表示已經擔任過要職,但是誰能保證自己再次得到重用呢?他感嘆丞郎(指自己)與那些高官爭斗的無奈。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長洲(指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希望能夠像魚鳥一樣自由自在地游弋在水面上。
賞析:
這首詩詞以抒發作者對友人樂天的贊美之情為主題,通過與樂天同登進士科來表達對他的敬佩和歡喜之情。詩中還融入了對鄧禹、孔融等歷史人物的提及,以及對官場現實和自己處境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詩人通過對個人經歷、歷史人物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身的感受與世事相結合,展現了對友情、人生和政治現實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有贊頌之情,又有思考和郁憤之情,充分展示了劉禹錫詩人才華的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