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和癸巳歲仲秋詔發江陵偏師問罪蠻…寄荊南嚴司空 / 作者:劉禹錫 |
蠻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宮。
前籌得上策,無戰已成功。
漢使星飛入,夷心草偃同。
歌謠開竹棧,拜舞戢桑弓。
就日知冰釋,投人念鳥窮。
網羅三面解,章奏九門通。
卉服聯操袂,雕題盡鞠躬。
降幡秋練白,驛騎晝塵紅。
火號休傳警,機橋罷亙空。
登山不見虜,振旆自生風。
江遠煙波靜,軍回氣色雄。
佇看聞喜后,金石賜元戎。
|
|
元和癸巳歲仲秋詔發江陵偏師問罪蠻…寄荊南嚴司空解釋:
《元和癸巳歲仲秋詔發江陵偏師問罪蠻…寄荊南嚴司空》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唐朝派遣偏師討伐南方蠻族的情景,表達了統一國家、維護邊疆安寧的決心。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蠻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宮。
南方蠻族的水阻擋著朝廷的統治,軍令發下在渚宮集結。
前籌得上策,無戰已成功。
事先的計劃得當,未經戰斗已經取得勝利。
漢使星飛入,夷心草偃同。
派遣使者進入南方,以親善的態度化解敵對心態。
歌謠開竹棧,拜舞戢桑弓。
歌謠聲響徹竹棧,舞蹈表演中展示出弓箭的威力。
就日知冰釋,投人念鳥窮。
和平的到來如同冰消融化,人們對鳥兒的命運充滿了關切。
網羅三面解,章奏九門通。
籍此機會圍捕敵人,表彰奏章能夠通報天下。
卉服聯操袂,雕題盡鞠躬。
各種草木的花束裝飾著衣服,人們齊心協力,恭敬地行禮。
降幡秋練白,驛騎晝塵紅。
白色的降旗在秋風中飄揚,驛站的騎兵白天揚起塵土。
火號休傳警,機橋罷亙空。
停止火炬傳遞的警報,機關橋也不再跨越空曠地帶。
登山不見虜,振旆自生風。
登上山嶺,看不到敵人的蹤影,旗幟自然迎風振動。
江遠煙波靜,軍回氣色雄。
江水遙遠,水波平靜,軍隊返回時氣勢雄壯。
佇看聞喜后,金石賜元戎。
長時間等待后,聽到喜訊,皇帝賞賜勇士金石之寶。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討伐南方蠻族的場景,表達了對統一國家、守衛邊疆的決心和信心。詩中展示了兵力整備、外交手段、歌舞娛樂等多個方面的情景,形象地描繪了軍隊出征和勝利歸來的場景。劉禹錫以生動的描寫和辭章婉轉的語言,表達了對國家安寧繁榮的向往和祝愿。整首詩氣勢恢宏,富有節奏感,充滿了激情和豪情,體現了唐代壯志豪情和詩人對國家的忠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