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廟釋奠作 / 作者:劉禹錫 |
嘆息魯先師,生逢周室卑。
有心律天道,無位救陵夷。
歷聘不能用,領徒空爾為。
儒風正禮樂,旅象入蓍龜。
西狩非其應,中都安足施。
世衰由我賤,泣下為人悲。
遺教光文德,興王葉夢期。
土田封后胤,冕服飾虛儀。
鐘鼓膠庠薦,牲牢郡邑祠。
聞君喟然嘆,偏在上丁時。
|
|
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廟釋奠作解釋:
《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廟釋奠作》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魯國先賢孔子的敬仰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己身世的無奈和對國家興衰的憂慮。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嘆息魯先師,生逢周室卑。
有心律天道,無位救陵夷。
歷聘不能用,領徒空爾為。
儒風正禮樂,旅象入蓍龜。
西狩非其應,中都安足施。
世衰由我賤,泣下為人悲。
遺教光文德,興王葉夢期。
土田封后胤,冕服飾虛儀。
鐘鼓膠庠薦,牲牢郡邑祠。
聞君喟然嘆,偏在上丁時。
這首詩詞表達了劉禹錫對孔子的敬佩之情。他感嘆自己生在周朝衰敗的時代,無法像孔子那樣有機會拯救國家。盡管他受聘于朝廷,但卻無法發揮作用,只能空有名位而無實際影響。他認為儒家的風范應該是正統的禮樂,但在當時,這種風范已經變得模糊不清。他抱怨西巡狩并不符合周禮的規定,而中都(汴京)的安定已經足夠了。他認為世道的衰落是因為自己的卑賤地位所致,內心深感悲痛。然而,他仍希望能夠承載孔子的遺教,發揚文化的美德,期待皇帝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封賞土田給予后代,雖然這樣的封賞只是虛名。他呼吁敲鐘打鼓,舉辦膠庠學校,奉獻祭祀牲禮,讓郡邑中的廟宇充滿莊嚴肅穆的氣氛。他聽說君主的嘆息聲,卻恰巧在上丁年(指農歷的第丁年)。
這首詩詞通過對孔子和時代的反思,展現了詩人對國家興衰的擔憂和對儒家文化的忠誠。他以自己的身世為發端,抒發了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和希望。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國家和文化的關切,展現了作者對于儒家價值觀的堅守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