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遠 / 作者:李商隱 |
姮娥搗藥無時已,玉女投壺未肯休。
何日桑田俱變了,不教伊水向東流。
|
|
寄遠解釋:
《寄遠》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表達了詩人思念遠方的心情。
原文中描述了姮娥(古代傳說中的月亮上仙女)搗藥不停的景象,以及玉女(古代傳說中的天上仙女)投壺不放的場景。這兩句描繪了天上人間的美好仙景,并暗含詩人深深思念遠方故鄉的愈發濃烈的情感。
接下來兩句“何日桑田俱變了,不教伊水向東流”,是詩人對故鄉的期盼與思念之情的延伸。詩人深情地愿望故鄉的河流伊水也能倒流,桑田之地也能改變,讓自己能早日回到故鄉和親人團聚。
詩詞的中文譯文可能是:姮娥不停地搗藥,玉女則一直在投壺。可是,何時才能有一天,故鄉的河流也跟著倒流呢?
整首詩通過描繪神仙境界以及對故鄉的思念,展現了詩人的追求和愿望,傳達了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在遠離故鄉的時候,以仙女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希望能夠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讓一切逝去的時光都改變,讓河流返航,世界恢復到過去的狀態。
這首詩詞通篇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時間和空間的渴望。它通過使用神話傳說和自然景觀的形象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感受,既賦予了詩歌以華麗的形式,又展示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