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驪山有感 / 作者:李商隱 |
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
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
|
|
驪山有感解釋:
《驪山有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詩中以驪山為背景,描繪了山川景色和宮廷政治之間的對比。
驪岫飛泉泛暖香,
九龍呵護玉蓮房。
平明每幸長生殿,
不從金輿惟壽王。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驪山的岳頂上飛濺的泉水散發出溫暖的香氣,
九條龍護衛著玉蓮宮。
每天早晨,我都能幸運地在長生殿中,
并非乘坐金駿馬,而是隨著壽王一起。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在朝堂中地位的不甘和對權貴的譏諷。首次提到的“驪山”是中國地理上的一座山,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有著秀麗的山川景色。詩中的“驪岫飛泉泛暖香”描繪了山頂上濺起的泉水飛濺的美景,給人一種溫馨祥和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宮廷的場景。他以“九龍呵護玉蓮房”來描繪玉蓮宮的氣勢和尊貴。九條龍是宮廷中的象征,守護著皇家的尊嚴和權力。而“玉蓮房”則表達了宮廷中高貴的氣質。
然而,詩人并不甘心做一個權貴的附庸,他用“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來諷刺自己并表達對現實的不滿。他說自己每天早晨都能幸運地來到長生殿,不是乘坐黃金車,而是和壽王一起。壽王是指宮中年紀最大的貴族,“壽”也是長壽和福氣的象征。詩人表達了自己有幸與貴族一同進入朝堂,但同時也對朝廷政治的腐敗和虛偽表示不滿和諷刺。
整首詩描繪了山川景色和宮廷政治的對比,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貫穿其中。詩人運用了山川和宮廷的景物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并通過自身的處境對比壽王,諷刺宮廷的虛偽和腐敗。整首詩意蘊含深厚,技巧靈活,是李商隱的優秀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