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州王諫議 / 作者:楊億 |
鎖闈聊輟皂囊封,晝錦還鄉意氣雄。
別墅揮金延父老,近郊騎竹見兒童。
蒲盧善化終成政,蟋蟀深思未變風。
更待出師平黠虜,戎衣獻捷大明宮。
|
|
并州王諫議解釋: 《并州王諫議》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鎖闈聊輟皂囊封,
晝錦還鄉意氣雄。
別墅揮金延父老,
近郊騎竹見兒童。
蒲盧善化終成政,
蟋蟀深思未變風。
更待出師平黠虜,
戎衣獻捷大明宮。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叫并州王的諫議官員的情景。詩人描繪了他的事跡和豪情壯志。并州王在官場上受到打壓,被迫輟去官職,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在家中豪情滿懷,打算以更大的氣魄回到故鄉。他用金錢款待父老鄉親,騎著竹馬游覽近郊,看到孩童們玩耍。并州王深信自己的善政最終會實現,他的心境如同蟋蟀一般,沉思著未來的變革。他期待著出征平定北方的遼國敵人,將勝利戎衣獻給大明宮。
賞析:
《并州王諫議》通過描寫并州王的形象和心境,展現了他的堅韌不拔和追求進步的精神。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展示了并州王的豪情壯志。鎖闈聊輟皂囊封一句中,表達了并州王被禁錮在家中的困境,但他并沒有被打倒,仍然懷有雄心壯志。他揮金延父老,表明他不忘本,以金錢款待父老鄉親,展示了他的熱情和關愛。騎竹見兒童一句則展示了他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希望。
詩中還運用了蟋蟀和風的意象,蟋蟀代表著深思熟慮和堅守初心,顯示了并州王對政治改革的思考和決心。而風的變化則象征著社會的變遷,蟋蟀深思未變風一句表達了并州王對社會變革的堅守和信心。
最后兩句表達了并州王對未來的期待和宏偉志向,他希望通過出征平定遼國,為國家立下戰功,將戎衣獻給大明宮,以實現自己的抱負。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并州王的心境和追求,展示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為國家作出貢獻的決心,充滿了豪情壯志,給人以鼓舞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