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殿丞通判濮州 / 作者:楊億 |
龍虎游從分不疏,忽聞新命佐魚符。
經旬苦雨淹行旆,幾曲洪河貫郡圖。
浮蟻酒濃頻舉白,折膠風勁好彎弧。
賢侯東道歡相得,期月民謠待袴襦。
|
|
石殿丞通判濮州解釋: 《石殿丞通判濮州》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虎游從分不疏,
忽聞新命佐魚符。
經旬苦雨淹行旆,
幾曲洪河貫郡圖。
浮蟻酒濃頻舉白,
折膠風勁好彎弧。
賢侯東道歡相得,
期月民謠待袴襦。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楊億擔任濮州通判(一種官職)的經歷和心情。詩中描述了他奉命前往濮州,途中遭遇了連綿不絕的大雨,導致行旗被淹,河水貫穿了整個郡境。然而,盡管困難重重,他仍然堅定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努力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他提到了浮蟻酒(一種形容酒量豐富的詞語),表示他頻繁地舉杯暢飲,以此來解壓和放松自己。折膠風(弓弦)勁(緊)好彎弧一句描述了他身手矯健,能夠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他與賢明的統治者相得益彰,期待著未來幾個月中人民的贊美和期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楊億作為一位官員在艱難環境下堅守職責的形象。通過描繪連綿不斷的雨水和被淹的行旗,詩人展示了他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然而,詩人并沒有流露出消沉和頹喪,而是用浮蟻酒和折膠風的形象表達了他積極應對困境的態度和堅韌的意志。最后兩句則展示了他與賢明的統治者之間的默契和期待。
整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形象描繪,表達了作者在艱難環境下仍然堅守職責、積極應對困境的精神態度,展現了官員應有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賢明統治和人民的希望和期待。這首詩通過描繪官員的形象,表達了對忠誠、勤奮和正直的贊美,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