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兄赴韶州從事 / 作者:楊億 |
魏帝臺邊拂戰塵,初平山畔彩衣新。
又攀高柳隋堤暮,卻寄寒梅庾嶺春。
韶石間尋張樂地,曹溪首訪司空人,男兒平昔四方志,莫厭區區走雙輪。
|
|
十六兄赴韶州從事解釋: 《十六兄赴韶州從事》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魏帝臺邊拂戰塵,
初平山畔彩衣新。
又攀高柳隋堤暮,
卻寄寒梅庾嶺春。
韶石間尋張樂地,
曹溪首訪司空人,
男兒平昔四方志,
莫厭區區走雙輪。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楊億的朋友十六兄前往韶州從事職務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十六兄離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祝福和鼓勵,以及對他所追求的事業的贊賞。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十六兄的思念和對他的前程的期望。詩的開頭,描繪了魏帝臺旁的戰爭塵埃,意味著世事變遷,戰爭的殘酷現實。接著,詩人描述了初平山畔,彩衣新人,表達了對十六兄新的起點和未來的美好期待。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提到攀登高柳隋堤,暮色漸深,以及寄托寒梅于庾嶺春天,這些景象象征著艱難險阻和艱苦奮斗,但也寄托了詩人對十六兄堅韌不拔和追求成功的信心。
接下來,詩人提到尋找張樂地的韶石間,首次訪問司空人的曹溪,這些地名象征著十六兄在韶州從事工作的場景。這些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十六兄勤奮工作和追求進步的贊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男兒應有的胸懷和志向,鼓勵十六兄不要厭棄平凡的努力,堅持追求自己的目標。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朋友的祝福和對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的贊美,并借以鼓勵讀者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時堅持不懈,不畏艱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