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出行 / 作者:李賀 |
白日下昆侖,發光如舒絲。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黃河曲,日從中央轉。
旸谷耳曾聞,若木眼不見。
奈爾鑠石,胡為銷人。
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詎教晨光夕昏。
|
|
日出行解釋:
《日出行》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日從昆侖山升起,發出如舒展的絲線般的光輝。它只照亮著葵花和藿草的心,卻無法照亮游子的悲傷。它在黃河的曲折處轉動,從天空的中心升起。旸谷的人曾聽說過它,但好像木頭眼睛看不到它。它像鑠石一樣,為何要融化人的心呢?就像羿拉弓射箭那樣,不會總是命中目標,卻讓人久久無法奔走,難道它要使晨光變成黃昏嗎?
詩意:
《日出行》描述了太陽升起的景象和它所帶來的影響。詩人通過描繪太陽升起的過程,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景象和變化的觀察和思考。太陽的光輝照亮了大地上的葵花和藿草,但卻無法照亮游子內心的悲傷,暗示了人類情感與自然界力量的不可調和。詩中還提到了黃河的曲折和太陽的轉動,以及人們對太陽升起的耳聞和目睹的感受。最后,詩人通過比喻羿拉弓射箭,暗示了太陽的出現和消失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思考。
賞析:
《日出行》以唐代李賀獨特的語言表達和意象構建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象和人類情感的思考。詩中使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使得詩歌更具意境和藝術感。詩詞通過對太陽升起的描繪,呈現出光明與黑暗、歡樂與悲傷之間的對比。詩人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對人類情感與自然力量的矛盾和無奈感。整首詩細膩而富有哲理,給人以深思和啟發,展示了李賀獨特的創作風格和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
|